雲林林內 永安宮 玄天上帝

烏麻永安宮原名"永安廟",相傳創建於光緒年間,奉祀謝府元帥、池府千歲,為主神安鎮本境祐我社稷,迭現神光顯赫香火日盛。

雲林林內 永安宮 謝府將軍

民國二十年天運辛末年本庄信士蔡桂,楊錐,黃平,楊宗榮,洪平,王張江,何石定等大德鑑及初建竹造廟宇年久失修腐朽不堪乃邀眾謀議箣劃改建事宜,歷經二年有餘,遂於民國二十二年天運癸酉年方告落成。

雲林林內 永安宮 福德正神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雲林四湖 三條崙海清宮 閻羅天子

建廟傳說是乾隆三年(1738年),村民吳稽夢見一黑髯老人,手持金杖從天而降,指農曆七月十日會有神明降臨該村西南海域上,要村民前往接駕。吳稽與村民隔日依約前往,申時見岸上有一舢舨。 有大塊神旨牌,上橫刻『森羅殿』,中刻『閻羅天子』,神像乙尊,身佩紅布,書其來歷曰『安徽省包家莊包家祠』,神尊上掛附香火,楷書『福德正神』,因此建包公廟奉祀。大塊神旨牌,上橫刻『森羅殿』,中刻『閻羅天子』,神像乙尊,身佩紅布,書其來歷曰『安徽省包家莊包家祠』,神尊上掛附香火,楷書『福德正神』,因而建廟。

雲林四湖 三條崙海清宮 福德正神

3. 註生娘娘.jpg

海清宮管理委員會副主委吳投表示此廟是由泉州移民於1738年創建,定名「海清宮森羅殿」,被視為臺灣供奉包公的祖廟,1899年更名為現名。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雲林四湖 保長湖保安宮 關聖帝君

保安宮奉祀之山西夫子關聖帝君,係於清初(西元一六六一年)國姓延平郡王佔據台灣後,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之居民紛紛向外遺(移)民,康熙三十六年(西元一六九七年)第三批移民來台,斯時,莫不以木舟為渡海之交通工具。

雲林四湖 保長湖保安宮 玉皇上帝

雲林四湖 保長湖保安宮 觀音佛祖

有一次組成七艘木舟於渡台航行中烏(黑)雲四起,狂風大作,同行木舟隊已沉沒六艘,慘不忍賭,在此千鈞一髮之際,唯一未沉之木舟,舟師正舉刀欲砍斷船桅,以免沉船之難時,山西夫子關聖帝君大顯神靈,站在船上,以手勢指示舟師勿砍斷船桅,以策安全,於是舟師即刻走下船倉,詢問何人帶有山西夫子 關聖帝君神像,斯時,唯有吳授滿之三歲兒子吳佩身上,帶有山西夫子關聖帝君香火,舟師方表明證實,關聖帝君救恩之事蹟,因而弟子跪在船上祈求,若能平安登上陸地,將敬謝神恩,旋即風平浪靜,風和日麗,逢凶化吉,一帆風順平安抵達台南安平港,眾弟子即籌演民戲四十九天,以謝神恩。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雲林北港 武德宮 福德正神

台灣五路武財神的信仰始於北港,而傳奇的開始,則在北港的中山路上;北港與目前新港大部舊時合稱笨港,開埠可追溯至四百多年前顏思齊率部屯墾開始,後來因著地利逐漸演變為中部貨運吞吐的商港,在北港溪未嚴重淤積前可說是商賈雲集,舊時還有一府二笨的說法。而中山路則位居北港最繁華的區段,發展也最早。

雲林北港 武德宮 三官大帝

雲林北港 武德宮 三仙姑

武德宮創辦人陳茂霖先生出身水林中醫世家,年輕時離家至北港發展,民國四十四年買下中山路本宮舊址所在店面開設保生堂中藥行懸壺濟世。該店面雖位處人潮熙攘的商業區,但陳主事之前的幾任屋主卻不但未經營出成績,甚或連居也不得安寧。據幼時曾住過該處的前屋主之子黃清南先生表示,小時候半夜起來,曾在大廳看到面色黝黑、極其高大的武將在大廳威武的行走著,未久即舉家搬遷。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雲林口湖 台子天台宮 天上聖母

台子天台宮原名池王爺宮,乾隆初年,林氏祖先林室渡臺,隨身帶有池府千歲,在乾隆三十四年(1769)由林室發起建立本廟。道光二十五年(1845),因大水災村落被淹沒,廟也被沖毀,村民協力重建。 光緒二十一年(1895),日本據臺後,始有登記稱曰「池王廟」,由林泉任管理人。

雲林口湖 台子天台宮 紅面將軍

大正七年(1918),村民遭染疫疾,往麥寮拱範宮,恭迎天上聖母香火蒞境供奉,疫疾解除後,村民懇求聖母分靈,乃雕塑金身,尊奉為本宮之主神,池王爺改為配祀。當日治末期焚燒神像時,本宮神像均藏匿民宅,幸免遭劫。

雲林口湖 台子天台宮 黑面將軍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雲林口湖 鵝尾墩合天宮 徐府千歲

創立年代為嘉慶十八年(西元1813)奉祀主神徐府千歲及柴頭公,祭典日期八月廿四日。

雲林口湖 鵝尾墩合天宮 福德正神

合天宮主祀徐府千歲,遠自嘉慶年間先民自大陸故鄉移居本地開墾時隨來之開基神,當時住民六戶,共建草廟,共同敬拜安奉神位,光緒六年神聖顯化,親自大陸訂購木材航運來台,每條杉木註「徐府千歲」,指示村民擇吉日重建磚木廟宇,未久村民下海撈一塊大樟木,經神指示於廟合祀,善男信女有微恙求柴皮服必癒,無不應驗,今已壹佰餘年。

雲林口湖 鵝尾墩合天宮 註生娘娘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雲林北港 朝天宮 天上聖母

北港朝天宮,俗稱北港媽祖廟,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另稱天后、天后聖母、天上聖母)。關於北港朝天宮之創建,口傳、志書與碑記互有出入,其中以日治1910年(明治43年)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依訪調所得,記錄於《臺灣私法第二卷 附錄參考書》書中所載創建年代為最早。

雲林北港 朝天宮 天上聖母

相傳,在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樹璧和尚(臨濟正宗第34代)自福建省湄洲朝天閣迎請媽祖金身前往臺灣,並自笨港登陸;因媽祖指示,且當地居民強烈要求,於是就地建廟、收徒與傳法。

雲林北港 朝天宮 觀音佛祖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雲林斗六 福龍宮 玄天上帝

福龍宮主祀神為玄天上帝,根據廟內沿革與廟方說法,玄天上帝及各神尊金身,自古既無定所奉祀供人參拜求問,只於每年年底平安節或玄天上帝聖誕時,由神聖遴選爐主輪值,隨處安置金身奉祀,在民家開壇救世,如此年年更換奉祀地點,殊多不便。

雲林斗六 福龍宮 註生娘娘

近因虎溪境內地方漸趨繁榮,人丁興旺,社會安和樂利,因此庄民善信,乃同心擬議,促進籌建廟寺,而奉玄天上帝命廟名為「福龍宮」。後經全境善信積極努力,響應發起,組織委員會籌建,分工合作,相繼爭相捐地、捐磚()、捐款,出錢出力共襄盛舉,力促本宮早力建就落成。於民國六十三年(西元1974)歲次甲寅年三月二日辰時主殿落成,並於民國六十七年歲次(西元1978)戌午年九月開始鍛訊文乩(三歲),又於同年(西元1978)十一月開始,正式在本公訂定科期(每月逢三、六、九)揮鸞頒布神訊詩章、武乩同時配合佈施濟世,民國六十八年(西元1979)歲次已未年三月開始,宣講神聖訊文,同年(西元1979)九月廿日子時,奉南天頒旨惠賜堂名曰:「明性堂」為本宮代天宣化,普渡黎民之堂號。

雲林斗六 福龍宮 文昌帝君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雲林北港 義民廟

義民祭祀的宗教活動,主要源自於清領時期以來,臺灣本土陸續發生各種民變事件、地方各籍移民仇殺械鬥、種族衝突與抗日行動中,官方或各地區人士集體收埋死亡屍骨,進而立廟奉祀。但義民信仰不同於大眾爺、萬善祠信仰,主要在後者所受納的多屬無主遺骨或是死於非命者,而義民奉祀則往往基於當時的國族政治意識、宗族意識,藉以表彰「忠義」的一種具體形式,尤其對屢生民變的清領時期,官方公開賜頒表彰名號,用以嘉許抗清民變中,助官陣亡的地方人士,更是具有結合民間信仰,激發效忠節義,抑止反抗行動的重要目的。

雲林北港 義民廟

台灣義民奉祀多盛行於客籍部落,有其特殊之歷史成因,而北港義民廟為台灣少數奉祀福建籍助官平亂義民之所在,顯見其非但具有本縣發展歷史上的重大意義,對於整個臺灣之歷史意義亦極為特出。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雲林大埤 三山國王廟 三上國王

三山國王,為廣東揭陽縣霖田(位於潮州西邊)境內巾山、明山、獨山三座山神「神化」的總稱。其受封,據傳是在宋太宗太平興國4年(西元979年)。當年太宗御駕親征,討伐流寇劉繼元,被困於太原城下,忽現金甲神人操戈馳馬而降,嚇退賊寇,劉繼元降服,王師因而大捷。凱旋時,城上雲端出現:「潮州三山神」字樣,知為神靈顯異助陣,乃賜廟額:「明貺廟」,詔封三山神為『巾山國王』。

雲林大埤 三山國王廟 韓聖帝君

雲林大埤 三山國王廟 關聖帝君

大王,俗姓連名傑,字清化威德報國王明山國王,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