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員林 福寧宮 天上聖母

員林福寧宮肇造於前清康熙五十年間,始建於雍正四年之廣福宮,後經閩粵來台之先民們協議,因為生活習俗和語言不同而分開各自供奉,廣寧宮〈王爺宮〉供奉三山國王,福寧宮供奉媽祖即天上聖母。福寧宮奉祀之媽祖相傳為湄洲二媽〈金身為軟身打造〉,相傳福寧宮奉祀的媽祖神像是清代原籍福建的先民渡臺時,從湄洲祖廟奉迎而來,同船的正好是廣東籍的人士所奉迎的是三山國王,在鹿港登陸後,兩尊神像都暫時寄奉在鹿港天后宮。建宮後領有武東,武西,燕霧下堡,廣褒等七十二庄焉同奉祭祀之尊神朔其來源可謂之悠久。後來,拓墾先民在員林立下根基後,媽祖才輾轉迎到燕霧地區的員林,照護庇蔭燕霧地區的百姓們。

彰化員林 福寧宮 伽藍主宰(關聖帝君)

彰化員林 福寧宮 註生娘娘

由於協議分宮奉祀在七十二庄眾信意願下,組有春蘭社〈負責元宵、聖誕、接香等事宜〉,夏璋社,秋祠誠社〈負責主辦中元普渡與重陽佳節之慶典〉,薪火相傳至今,仍然猶存於福寧宮〈今春蘭社主委曹金堆,秋祠誠社由謝然靡、江朝富、賴炳煌、黃兵等負責,夏璋社由劉尊樹負責〉,協議後由秋祠誠社發動捐獻購置廟地新建〈當時的舊址為今中正路彰銀對面〉,距今已有二百六十餘年歷史,其間曾多次組團遠赴湄洲祖進香,後因廟貌簡陋歷經乾隆、嘉慶年代數次修繕,且經費時時困挫至道光二十八〈西元一八八四年〉,蒙地方士紳黃清桂捐獻私產五甲餘充做基金,〈後因正府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幾乎被放領殆盡〉,於光緒乙酉年〈西元一八八五年〉由黃賜鏡主持修繕。至於今之廟址乃係民國十五年即大正十五年〈昭和元年〉之時任大總理江秋陽、林玉池、黃添池、賴墩厚、江玉書及副總理魏錫清、江滄浪、黃鑾卿等諸董事因感舊廟不雅,且傾斜不堪利用,而興起遷移興建之動議,而決定於現址興建,於當年仲冬開工至民國十七年竣工,完成今日所見廟貌。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彰化伸港 福安宮 天上聖母

太平天國期間,咸豐四年(1854年),泉漳移民為避免戰亂到此建立家園,為求出海捕魚及經商平安,而去福建莆田湄洲請神來建立媽祖廟。媽祖稱為「舊塗葛堀港三媽」、「伸港媽」。

彰化伸港 福安宮 註生娘娘

彰化伸港 福安宮 福德正神

乙未戰爭後,廟身一度被日警佔用,後廟宇遭毀,日警遷至伸港的水尾街,至1920年在今廟址重建,1924年完工。戰後擴建為三殿式三開間的大廟。1959515日起皆連三天,廟方舉行媽祖進駐一百周年慶,兼支持1959年西藏抗暴運動。之後又於1971年、1993年等連番擴建。20001117日重修正殿(聖母殿)、玉帝殿落成啟用,並同時舉安土祈安、 送大爐。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彰化北斗 奠安宮 天上聖母

明鄭時期,北斗先民渡海來台,為保安然渡過黑水溝(台灣海峽),乃至湄洲天后宮恭請聖駕,分靈殿內軟身媽祖聖尊,護航來台。

先民進入東螺舊社(溪州鄉舊眉村、圳寮村一帶)屯墾後,發展有成,乃於康熙年間創建「天后宮」。

彰化北斗 奠安宮 註生娘娘

彰化北斗 奠安宮 福德正神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彰化溪州 后天宮 天上聖母

螺溪泱泱,濁水長流,自清朝康熙治台以來,濁水分流東螺溪(舊濁水溪) 南岸百姓群聚,務農為生,漸形庄街曰東螺舊社街,至乾隆初時,東螺舊社街天后宮,已頗具威名,然因濁溪水紋不定,於嘉慶年間,氾濫流失,河道改變,廟宇沖毀,民眾頓失信仰中心。

彰化溪州 后天宮 註生娘娘

彰化溪州 后天宮 延平郡王

唯吾鄉民風純樸,仍具以聖母媽祖為本鄉人民精神之所托,雖未建廟,誠信不減,已歷貳佰多年,民間私自供奉媽祖,不計其數。物換星移,自西螺大橋通車以來,溪州扼濁水溪北岸要衝,縱貫之中,成為南北香團必經之地,雖鄉人皆竭誠以待,奈苦於無廟,致時見香團露宿,實不忍心也,鄉紳善男信女,乃議建廟以接應來往香團,盡地主之誼,並為鄉民信仰之中心。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彰化埤頭 合興宮 天上聖母

埤頭合興宮,是位於臺灣彰化縣埤頭鄉合興村的媽祖廟,其媽祖被稱為「埤頭媽祖」、「炸彈媽」,後者名稱與媽祖接炸彈的臺灣傳說有關。

彰化埤頭 合興宮 福德正神

彰化埤頭 合興宮 註生娘娘

合興宮廟誌記載為建於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於道光八年(1828年)、昭和六年(1931年)重修。1984年再修建,於1988年完竣。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彰化和美 糖聖宮 天上聖母

和美鎮中寮地區的錦園林氏,以雷州刺史林邁為祖先,並認媽祖為同宗、為林邁的後裔。日治時期,中寮糖廠員工從彰化南瑤宮請來媽祖,放在值年爐主家中,由信徒輪流供奉。

彰化和美 糖聖宮 文昌帝君

彰化和美 糖聖宮 五路財神

戰後初期1950年代,臺灣人曾以慶祝勞動節藉機拜媽祖,而被建議勞動節應合併媽祖誕辰日。因媽祖生日可能是中寮糖廠上班日,為了配合生產作業,就選定五一勞動節作為祭祀日,並請南瑤宮媽祖神像繞境糖友里全里。糖廠解散後,一些遷居外地的員工仍習慣於勞動節回來參拜故鄉的媽祖。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彰化田中 乾德宮 天上聖母

雍正九年(1732年),彰化南部地區發生漳泉分庄,漳州人搬至田中、田尾一帶。嘉慶元年(1796年),田中居民發起募捐在大新庄悅興街建立媽祖廟,於嘉慶五年落成(1800年),取名為「新社宮」,留有匾額「恬瀾昭貺」,成為田中七張犁一帶民眾信仰中心。

彰化田中 乾德宮 觀音佛祖

光緒年間,舊濁水溪氾濫,危及悅興街,新社宮所有建材移至沙崙街重建,更改宮名為「乾德宮」。1898年由於沙崙街大火,總理魏錦花乃召集將此廟拆遷至今西路里員集路旁現址重建,原廟址被日本將其改建為部落集會所(今田中舊街天受宮)。當時田中乾德宮先用竹屋搭建,至1903年使用舊有建材重建。

彰化田中 乾德宮 境主公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彰化永靖 甘澍宮 天上聖母

湳港舊甘澍宮於清代尚未建廟,經莊內執事人員共同發起,選擇在湳港莊五谷會田為建宮之地。昭和二年(1927)建廟,直到民國八十七年(1998)因廟體已破損,因此發起重建為現在的巍峨廟體,建築採「華南式」屋頂、煵煬剪粘、重簷歇式、三門宮殿型。

彰化永靖 甘澍宮 城隍爺公

彰化永靖 甘澍宮 福德正神

彰化永靖 甘澍宮 神農大帝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桃園龜山 慈慧慈惠堂 金母娘娘

慈慧慈惠堂創立於民國八十一年農曆十月吉日,由游象雲、廖萬吉、李廷原、曾茂彬、賴廣田、徐天賜、張民村、劉金鳳、曾紀昭、賴秀、吳秀媛、賴榮杰、吳敏慧等大德集體開辦,本堂眾仙彿暫時安俸於游象雲大德府中,主神瑤池金母數次顯靈指示要於現廟地建廟,即游象雲大德一處吉地於是成立建廟委員會, 大家同心協力, 共同集資金, 共同招委員, 於民國八十三年農曆初動工興建,至民國八十四年六月初大體完成因集資不易,於眾委員決定先安座細部體再慢慢完成。於同年農曆八月十八日入廟安座。

桃園龜山 慈慧慈惠堂 王府娘娘

桃園龜山 慈慧慈惠堂 地母娘娘

主奉:金母娘娘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桃園桃園 鴻福寺 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西方三聖)

鴻福寺奉祀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統禒為供奉西方三聖。同祀有彌勒佛、地藏王菩薩、十八羅漢、天上聖母等。

桃園桃園 鴻福寺 藥師佛

清乾隆16年(西元1751),林姓先賢,飲水思源,在桃園創建林姓宗廟(鴻福巖)是桃園區創建最早、歷史最久之寺廟。

建祠迄今256年歷史,名列桃園四大廟(鴻福巖、景福宮、西廟、關帝廟)之首也。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