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和元帥宮於公元1949年歲次丙戌年,庄民為求有個信仰之處所,而集資籌建元帥壇,廟將竣工之時有一庄民將家中奉祀之中壇元帥(金吒、木吒、哪吒)三尊太子金身,與天上聖母娘娘金身奉獻於元帥壇。又於公元1958年歲次戊戌年,因廟宇損壞嚴重而拆除重建,同年竣工,壇內奉祀中壇元帥(金吒、木吒、哪吒)、天上聖母娘娘、觀世音菩薩。

再於1990年歲次庚五年,奉中壇元帥旨意經信徒大會通過後,將第二次重建。同年陽月(十月)29日辰時,請出壇內眾神佛金身,拆除舊廟,並奏領玉旨封號「大和元帥宮」於公元1993年歲次癸酉年桂月(八月)竣工,同年菊月(九月)初五眾神佛金身深入火安座落成。宮內奉祀中壇元帥(金吒、木吒、哪吒)、天上聖母娘娘、觀世音菩薩、註生娘娘、福德正神、太陽星君、太上星君、三奶夫人陳靖姑、虎爺將軍、值年太歲星君等。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該宮董事長張吉甫先生受南宮孚佑帝君指示開堂闡教,於是彙集同好黃天覺先生,紀天送先生,邱沐堂先生,張文瑞先生開設鸞堂於屏東北勢頭托以經理之職協辦鸞務,於民國45年(丙申年)農曆10月22日開堂,上蒼敕受三教寶宮以為堂號,並提吳阿輝先生為正乩,開始濟世啟發著書立說,一連三科著逑發十數萬部之善書。

孚佑帝君神威顯赫,信眾日增,每逢年節聖誕慶典,原宮址狹隘無法容納眾多信眾,遂有拓寬建宮之議。經恩主公聖示三地門山川毓秀,地脈鍾靈形若鵲橋頗,由開山武夷王地理鼻祖楊曾廖三公之點穴,堪輿師劉雲霞先生之勘定,於民國52年10月10日(農曆9月12日)遷建現址,於民國56年農曆1月12日正殿竣工,舉辦列聖尊真高登晉火,本廟於民國68年10月全部竣工為現廟貎。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慈天宮天上聖母源自當時的鳳山縣角宿庄龍角寺,清代庄民有感「南路媽」之靈驗,遂自角宿包香火回來雕塑金身朝拜。清末創建土角小廟,日治大正元年前後,將舊廟拆除重建,直至民國五十六年(1967)二月經庄民倡議再度重建,民國五十九年(1970)二月十五日竣工落成,民國六十一年(1972)媽祖生再配合神誕建醮慶成,民國七十三年(1984)興建牌樓,民國八十年(1991)廟內進行整修,次年接續整修屋頂,民國八十二年(1993)三月落成,即為現今慈天宮廟貌。

主奉:天上聖母
陪奉:註生娘娘、福德正神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民國四十八年(1959)成立於高雄市鼓山區(哈馬星)地代天宮,二年後移駕於現址。約民國五十年(1961)八月剛開始在簡單房舍安居,直至民國七十三年(1984)八月重新修建為鋼筋R.C.結構大殿,八十九年(2000)五月十六日增建雙邊鐘鼓樓(二層)完成。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治時期西元(1895-1945年)日本統治臺灣期間,在南臺灣一個民風純樸山海(蟳廣嘴)小漁村所發生傳奇神蹟,在火堆中浴火重生的【玉府元帥】,本姓黃名玉父,源自澎湖七美玉天祠,興教至今也有一百七十年了,本庄村民尊稱祂【玉府伯】。
民國前18年(西元1894年)日軍轟炸澎湖七美島,【玉府伯】在祖廟玉天祠空襲前降駕指示,七美島村民在什麼時候要往海邊珊瑚礁洞躲避空襲,村民得以活命,均屢現神蹟。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潮州三山國王廟,位於潮州鎮同榮里,宮名「忠主宮」,主祀三山國王,同榮里位置較鎮內中央,台灣光復後取同享繁榮之意定名為「同榮里」,一般大都稱為「舊街」,今為潮州鎮最繁榮的商業區域。

潮州三山國王廟祭祀三山國王緣由,相傳明末清初先民隨鄭成功來台,身帶廣東潮州霖田三山國王香火,祈求保佑平安順事,根據三山國王廟沿革簡介,遠自清乾隆年間以建立,由於潮州定居先民大都來自廣東客家,因而成為潮州庄的信仰中心。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枋寮德興宮草創於前清乾隆年間,清初因枋寮地處番交界所在,先民們在烏魚季來臨時,恭請媽祖聖像隨行出海保護。先人從唐山過台灣開闢新天地,需橫越黑水溝,是時恭請天妃娘娘隨行,保佑一帆風順平安渡來台。清庭因船艦維修需要,在枋寮設置存放板料寮房,未久居民聚集成庄市,先民供奉媽祖於斯。


由漳、泉先民合祀湄洲媽祖和龍溪媽祖,經過蓽路藍縷開發之後居民安居樂業,嘉慶十一年(1806)枋寮黃茂純開墾番界順利完成,感恩聖母保佑,留有匾額一方;另咸豐,光緒,年號匾額亦有多方。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山國王廟推測建廟時間可能是永曆五年(1651)。據傳明朝晚年,北方被滿清占領,人心惶惶。清兵屠城第七日夜裡,霖田三山國王廟虔誠許姓信徒受夢暗示:「漢人災難,天意難違,你醒後,先帶三王金身渡海赴台,安置何地,再行指示,不過行前,必須到霖田三山國王廟告明。」次日許先生醒後便找有意來台拓荒的黃姓商人,五月抵台灣屏東九塊厝,許、黃二人就聽到福王被清兵追殺的消息。

黃二人借空地,把三山國王金身安頓在茅草小屋內,定時燒香膜拜。計劃建廟談何容易,於是決定回大陸募款,因某些原因未再來台灣。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宮創建於清高宗乾隆年間,至今約二百餘載,斯時廟轄人口為合界、后螺二社;僅有十幾戶灶,傳聞開基神-池府王爺曾顯神靈,化身相授得以順利建成數坪小廟,民國12年重新翻修擴建成廟宇,民國16年經眾善男信女有鑒王爺宮殿破漏遂發起重建,民國59年秋行入火大典,民國63年舉行落成大典。民國79年眾信士倡導擴建,並蒙內塹宮暨赤樊桃殿眾大德之贊助,民國79年拆廟奠基擴建,至83年歲次甲戍六月入火落成。

主奉:池府王爺
陪奉:觀音佛祖、註生娘娘、福德正神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王宮康熙年間創建,廟中有匾「海澨蒙庥」係嘉慶14年(1809)所題,現在廟址為民國6年(1918)時所修建,主祀為溫府王爺。

惟仍因經費有限,又恐日政府干涉,故規模簡陃。後經五十年風雨飄搖,自蟻蛀蝕,至民國五十六年整個廟宇破舊不堪,亟須重建以安神靈,全村村民乃集會推藨籌建董事,募捐動工.共費時三年,於民國六十年秋竣工。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