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範宮崇祀開山媽祖之始,始於明末清初時期,漢民族移民開拓台灣島,隨著閩粵移民至台。故於公元一六八五年清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同樣的時空背景由湄洲純真老禪師,佩奉湄洲廟(原朝天閣,於康熙二十二年更為正殿)之正六媽神像,自海豐港(即現今「六輕港」)附近登陸到臺,恭祀於故「海豐港街」。聖母威靈顯赫,百禱百應,普受崇敬,經地方善信虔誠叩求聖母金身留臺永祀,逐發起建廟並新塑諸神像以便崇祀,廟名「拱範宮」意求「拱衛範圍之生靈平安永康」。迨至乾隆年間,新虎尾溪洪水成災,分三大支流沖入海豐港,港口埋沒,居民流離,旋奉聖母指示,於公元一七四二年乾隆七年壬戍,神人一志,鶯遷於現處,清代方志對拱範宮的記載,以(雲林縣采訪冊)為先。
拱範宮在麥寮街;三楹、三進,廊房九間。嘉慶庚申年公建。前殿祀天上聖母,後殿祀觀音大士。道 光壬辰年,舉人林廷璋、林世賢重修。其叔姪為感念麥寮開山媽祖祐其叔姪,於嘉慶年間科舉題名而重修,拱範宮筤次重修,鹿縯人士於拱範宮發費頗巨,重修遺物,本宮尚保留有鹿港陳銓世所獻之泉州白石石 柱一對現移為三川殿小港之基柱、泉州白石旗竿座一對(現為千里眼、順風耳之基座),及其叔姪共同具名於道光壬辰年所獻之「神昭海表」掛匾,以為紀念其叔姪二人從鹿港遠至麥寮重修麥寮拱範宮之永久紀念。訖今朝民國一零八年廟史已達三三五年。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廬府千歲主鎮本宮,尚有蕭張薛莫,又有五府的李池吳朱等,九尊奉駕盧府千歲,係奉玉旨代天巡狩,千歲於清乾隆年間,泉州南門外晉江縣轄內的南沙坑寮,距城四十外里有一施姓主,鄉曰衙口即施琅鄉士故里,其地瀕海沙多於土,有宮廟廟貌粲然,居民咸處祀立,神所發祥之地,盧府千歲奉敕令,巡狩時不表明名號、住處,當時施姓親族來台定居時,於農曆十月九日迎請來台,鎮宅神尊。
施厝寮聚寶宮早在道光十九年(公元一八三九年)就建有廟宇,距今已一百四十七年,其間遭受風災,四次遷徙,於日據時的明治三十二年(公元一八九九年),移遷至現在廟地,建廟訖今歷經八十六載,經過數次重修,此次的改建係政府美化公路環境,發展交通便捷,於民國七十二年將公路路基填高二尺餘,致陳舊的廟宇低濕,對觀瞻上很不雅觀,確不堪使用,為此全村信徒異口同聲促其重建案,經村長林竅召集信徒代表研商改建,經決議在原地重建,隨即於民國七十三年孟冬興工建造,至民國七十五年季春完成,擇吉日入廟,安置諸神尊,本宮奉祀神祇,主鎮神盧府千歲,尚有張府、莫府、蕭府、薛府,又五府的李池吳朱等千歲。
施厝聚寶宮主祀盧府千歲,據《台灣省雲林縣市寺廟文獻大觀》一書中記載,另有由信徒自馬鳴山分香鎮宅奉祀而來的說法,後因神威顯赫,信徒彌篤,才由庄民協捐建廟奉祀。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鎮西宮恭奉四府王爺,即蕭王爺(蕭何也)、蕭王爺(蕭望之也)、邢王爺、委王爺,謂之四府也。九天玄女、三王爺、七王爺、雷王爺、包王爺、福神、五年王爺(係十二天神,盧羅譚侯吳徐薛封趙張耿何諸王爺)中,以蕭王爺(蕭何)為主神。
據故老相傳,自清乾隆四十四年(西元一七八O年),由福建省泉州富美宮迎奉神像一尊及香火至本地,當時奉祀於民家,神靈顯化,百禱百靈,普受眾善信崇敬。嘉慶年間初,財源枯竭,用竹草茅造建廟,僅供信眾有所瞻拜,嗣後道光二年改建為磚瓦杉造,清同治八年重修景觀,迨至民國十五年,建設磚瓦廟宇於現址,名曰「鎮西宮」。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