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雲林縣 北港鎮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雲林北港 武德宮 福德正神

台灣五路武財神的信仰始於北港,而傳奇的開始,則在北港的中山路上;北港與目前新港大部舊時合稱笨港,開埠可追溯至四百多年前顏思齊率部屯墾開始,後來因著地利逐漸演變為中部貨運吞吐的商港,在北港溪未嚴重淤積前可說是商賈雲集,舊時還有一府二笨的說法。而中山路則位居北港最繁華的區段,發展也最早。

雲林北港 武德宮 三官大帝

雲林北港 武德宮 三仙姑

武德宮創辦人陳茂霖先生出身水林中醫世家,年輕時離家至北港發展,民國四十四年買下中山路本宮舊址所在店面開設保生堂中藥行懸壺濟世。該店面雖位處人潮熙攘的商業區,但陳主事之前的幾任屋主卻不但未經營出成績,甚或連居也不得安寧。據幼時曾住過該處的前屋主之子黃清南先生表示,小時候半夜起來,曾在大廳看到面色黝黑、極其高大的武將在大廳威武的行走著,未久即舉家搬遷。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雲林北港 朝天宮 天上聖母

北港朝天宮,俗稱北港媽祖廟,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另稱天后、天后聖母、天上聖母)。關於北港朝天宮之創建,口傳、志書與碑記互有出入,其中以日治1910年(明治43年)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依訪調所得,記錄於《臺灣私法第二卷 附錄參考書》書中所載創建年代為最早。

雲林北港 朝天宮 天上聖母

相傳,在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樹璧和尚(臨濟正宗第34代)自福建省湄洲朝天閣迎請媽祖金身前往臺灣,並自笨港登陸;因媽祖指示,且當地居民強烈要求,於是就地建廟、收徒與傳法。

雲林北港 朝天宮 觀音佛祖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雲林北港 義民廟

義民祭祀的宗教活動,主要源自於清領時期以來,臺灣本土陸續發生各種民變事件、地方各籍移民仇殺械鬥、種族衝突與抗日行動中,官方或各地區人士集體收埋死亡屍骨,進而立廟奉祀。但義民信仰不同於大眾爺、萬善祠信仰,主要在後者所受納的多屬無主遺骨或是死於非命者,而義民奉祀則往往基於當時的國族政治意識、宗族意識,藉以表彰「忠義」的一種具體形式,尤其對屢生民變的清領時期,官方公開賜頒表彰名號,用以嘉許抗清民變中,助官陣亡的地方人士,更是具有結合民間信仰,激發效忠節義,抑止反抗行動的重要目的。

雲林北港 義民廟

台灣義民奉祀多盛行於客籍部落,有其特殊之歷史成因,而北港義民廟為台灣少數奉祀福建籍助官平亂義民之所在,顯見其非但具有本縣發展歷史上的重大意義,對於整個臺灣之歷史意義亦極為特出。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雲林北港 武德宮 福德正神

台灣五路武財神的信仰始於北港,而傳奇的開始,則在北港的中山路上;北港與目前新港大部舊時合稱笨港,開埠可追溯至四百多年前顏思齊率部屯墾開始,後來因著地利逐漸演變為中部貨運吞吐的商港,在北港溪未嚴重淤積前可說是商賈雲集,舊時還有一府二笨的說法。而中山路則位居北港最繁華的區段,發展也最早。

雲林北港 武德宮 三官大帝

雲林北港 武德宮 福德正神%26;豐益境主

武德宮創辦人陳茂霖先生出身水林中醫世家,年輕時離家至北港發展,民國四十四年買下中山路本宮舊址所在店面開設保生堂中藥行懸壺濟世。該店面雖位處人潮熙攘的商業區,但陳主事之前的幾任屋主卻不但未經營出成績,甚或連居也不得安寧。據幼時曾住過該處的前屋主之子黃清南先生表示,小時候半夜起來,曾在大廳看到面色黝黑、極其高大的武將在大廳威武的行走著,未久即舉家搬遷。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