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北竿 白沙境平水尊王廟 平水尊王

原廟籌建於明朝永樂年間,塑尊王神像衣五爪黃龍袍,清咸豐三年,鄉紳王三韜、王尚舉、王尚思、王尚格、王尚緣等人重修官廟,粧塑金身。

馬祖北竿 白沙境平水尊王廟 媽祖娘娘

馬祖北竿 白沙境平水尊王廟 周倉將軍

白沙境平水尊王起源大王,生於宋朝末年,時蒙古軍南下侵宋,為避人耳目乃毀容隱性埋名於北竿島,暗中結交忠義之士,時稱四傑北雄,共十二人義結金蘭,誓報國仇;於是見機成熟,秘密渡海潛入福州,假扮傷殘沿街乞食,以刺探軍情,不久見元朝鎮閩王防備鬆弛,伺機刺殺鎮閩王,取其首級以告祭先朝,閩中一帶義勇之士,見元軍群龍無首機不可失,紛紛響應反元復宋之民族革命,元朝大為震驚,增援官兵,反元復宋之士終因寡不敵眾,敗逃出海,至進嶼島因船隻觸礁擱淺,大王與隨眾潛泳登上進嶼,思退無後路,前有追兵,只得自刎以明志,臨難時大呼:「國仇未報,吾輩不甘願啦」但大王英魂不滅,常顯現於海島間,庇佑漁民,至今白沙村民還盛傳進嶼海域,大王顯靈的故事。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祖北竿 橋仔境玄天上帝廟 玄天上帝

據橋仔村「北極玄天上帝記史碑」記載:「早在明末即建廟橋仔清乾隆六年重新修葺歷今三百餘年,因年代久遠迭有隳壞,故由地方籌資重建承北高指揮部全力支援,地區指揮官兼行政督導專員精心擘劃,得以順利完成軍民咸慶謹勒石立碑永     誌弗諼,玄天上帝廟籌建委員會謹立,中華民國歲次庚午年九月九日。」該廟在民國六十三年,七十九年兩次整建。廟楹聯云:「玄天威靈七政主宰,上帝恩澤合境平安」,「萬物總歸三尺劍,五雲現時七星旗」。

馬祖北竿 橋仔境玄天上帝廟 天上聖母

本廟保有一塊「乾隆六年,吳航梅東弟子林開遠喜捨」的「玄天上帝感應杯譜」,是目前馬祖地區有紀年的最古老的文物。

馬祖北竿 橋仔境玄天上帝廟 白馬尊王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祖北竿 水部尚書公府 水部尚書公%26;玉皇大帝%26;王母娘娘

陳文龍,原名子龍,字剛中,號如心,莆田白湖人。
陳文龍是南宋時期名臣,統領水軍抗元兵有功,明朝詔封文龍為福州府城隍,又以能保佑航運、漁民,加封「水部尚書、鎮海王」,福州人稱文龍為「尚書公」,深受臺閔了地的居民愛戴。
而水部尚書公府還供奉了一尊鼎鼎有名的齊天大聖孫悟空,相傳牠是陳文龍的左右護法之一。

馬祖北竿 水部尚書公府 帝爺公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祖北竿 山西靈台公廟 靈台公

據村長陳雄飛說:「周大人是山西來的,在文革期間被拋入黃河,順流至黃海再至東海,最後到橋仔海邊,被漁民石水銀和陳依三撿回,後來附身於石水銀身上,因而塑金身,並集其信徒成社。有一日周大人上玄天大帝的乩,希望在橋仔蓋廟,於是社友們集資在玄天上帝旁建廟,廟建於丁丑年,民國八十六年。」廟楹聯云:「靈宵九天十六英豪聖星,台公堂前十二慧賢宿」。

馬祖北竿 山西靈台公廟 十六英星

本廟「山西靈臺公史記碑」上載︰「靈臺公本名周律,商末周初人,降生於周朝西岐陵為周公旦第二世代次子,自幼好學道清三教,年十六即出遊五湖四海三山五嶽,無所不觀,後遊至山西太武山靈臺山崖,於靈臺山修成正道,渡代萬千凡人,玉封靈臺公,同時收十六大將,復於本廟落成時兼收十二地宿集成廿八星宿,是其所願,應時世劫,漂泊至福建連江北竿鄉橋仔境,寄於本境廿六載,至今村民有感神功浩蕩,乃由各信士籌募經費,本廟乃予落成以彰神威,用勒於石,永崇祀典,爰立此碑藉表誌念。靈臺公建廟管理委員會恭立,丁丑年十二月十日」。碑中說周律商末周初人,自幼好學道清三教,但中國的道教形成於東漢末年,更早的是方術、巫術,可算是道教的前身,商周時期根本還沒有道教,山西省是否有靈臺山不得而知,不過山西省有五臺山、靈鳩峰,都是佛教聖地,所以,山西周大人信仰的「童乩造神」成份非常明顯。

馬祖北竿 山西靈台公廟 十二地宿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門烈嶼 保生大帝廟 保生大帝

烈嶼保生大帝廟(大道公廟)興建於明代初期,為烈嶼全境共同奉祀的神明,由全島依聚落分成八股輪流當爐主,故又稱為「八保老大」。

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佔據臺灣的荷蘭人結合海寇大肆作亂,烈嶼大道公廟也遭荷蘭人焚燬,神像暫由廟祝遷奉於西方村佛祖宮避難,奉祀方式也改為爐主制。

清朝初年,居民重新編成「四甲」,每年由一甲輪值,輪到爐主者迎請保生大帝神像回到該鄉里坐鎮供奉,即俗稱的「請大道公」,是烈嶼歷史最久、最有規模的宗教活動。

民國80(公元1991)後,因百姓經濟日漸富裕,信眾決定重建保生大帝廟,於民國85(公元1996)動工興建,採宮殿式構造、大殿加掛太子亭方式設計,廟前設花崗岩組砌牌樓,2年後落成為今日樣貌,為全烈嶼最富麗堂皇的道教廟宇。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門金寧 雙鯉古地關帝宮 關聖帝君

古寧頭又名古龍頭或佳里頭,包括南山、北山和林厝,昔有一灣海水蜿蜒於南、北山之間,形勢宛如反向頭尾互咬的一對鯉魚,故名曰雙鯉湖,湖與海之間有浮出水面之小沙洲,宛如出水蓮花,勘輿家謂其如雙鯉迎珠,故在此建廟曰「雙鯉古地」,奉關帝爺為境主,陪祀關平周倉,是古寧頭南、北山和林厝所共奉之神明。

金門金寧 雙鯉古地關帝宮

廟始建於清乾隆十三年,民國十六年曾重修,在八二三砲戰期間,周圍落彈無數,而這座雙鯉古地廟貌巍然屹立毫髮無損,益顯靈地與靈神之靈蹟。民國六十三年、七十三年都曾重修,最近又於九十七年完成修建,益增廟貌之金碧輝煌。

金門金寧 雙鯉古地關帝宮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門金城 浯島城隍廟 城隍爺公

浯島是金門的古地名,後浦(金城)的城隍爺是在康熙21年(1682),首任金門鎮總兵陳龍將總兵衙署由金門城遷移到後浦,也將城隍爺分火到這裡,已有三百多年歷史而後浯島城隍廟經過多次修護,近年改成花崗石、水泥等建造,讓廟宇更加氣派宏偉。

明朝朱元璋得天下後,曾說:「朕立城隍,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可見不論皇帝或民間,對城隍爺的尊崇與虔誠是一致的。

每年農曆四月十二日的「浯島城隍遶境」,是金門最盛大的宗教活動,近代更將這個重要的日子結合觀光文化季,邀請各方陣頭表現傳統藝陣,也讓旅人親身體驗金門宗教文化內涵之精彩。

金門金城 浯島城隍廟 註生娘娘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 天上聖母(金媽祖).jpg

南方澳濱臨太平洋,是一個絕佳的天然漁港。居民大都以捕魚為業,經年累月在海上為生活而奔忙,常因颶風駭浪,以致有人命殞傷情事之發生,謀生環境相當艱困,為求四時豐收,萬事順利,所以居民們平時於家中即崇奉媽祖,日夜頂禮膜拜,祈願媽祖神顧廣被。

宜蘭蘇澳 南天宮 天上聖母(開基鎮殿媽祖)

宜蘭蘇澳 南天宮 天上聖母

丙戍年(西元一九四六年)三月廿三日,居民出海作業捕魚時,海上突起狂風巨浪,狀況十分危急,眾皆默祈媽祖神威顯靈相救。忽然海上出現祥光萬丈,頓時風平浪靜,波瀾不興,眾知媽祖聖靈顯赫,庇佑子民,感念萬分,返港後便將此事宣揚開來,鄰里鄉間傳為美談。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蘭南方澳 進安宮 天上聖母

進安宮內開基媽祖擁有兩百多年歷史,莊嚴肅穆的氣氛,使人心靈平靜。位於蘇南公路靠近南方澳第三漁港處的進安宮,傳說是十九世紀為躲避東北季風的唐山帆船,將船艙中媽祖請到陸上石洞祭拜,最後媽祖決定留在此地保佑漁民。

宜蘭南方澳 進安宮 三上國王

民國64年因政府將北方澳設成軍區,於是將漁民集體遷村到南方澳。因為搬遷緣故,漁民希望能將媽祖一同移駕,但擲筊結果媽祖不願意離開北方澳,只能將鎮殿媽祖留在原廟,並依指示在南方澳港邊重新修建一座進安宮,作為移民的信仰基地。

宜蘭南方澳 進安宮 福德正神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中梧棲 真武宮 玄天上帝

 台中梧棲老街的真武宮,座落在台中巿梧棲區西建路,是台中巿定古蹟寺廟。主祀神明為玄天上帝(民間通稱為上帝公),陪祀護法是武安王、大使公。廟內並供奉七府王爺,配祀有觀世菩菩薩、註生娘娘,由於玄天上帝神威顯赫,因而成為地方重要廟宇。
真武宮創建於清道光29(西元1849),廟內留存一塊籤形木匾,上頭刻有「民前63年歲次己西,新建真武行宮,總理集順號正董事蔡大聘、虎班;副董事蔡金鈔、輟暨外二人同建,民國42年仲秋月重修」,記載著真武宮近170年的歷史軌跡。

台中梧棲 真武宮 觀世音菩薩

依梧棲真武宮的樑籤,此廟是1849年己西年由集順號正董事蔡大聘、蔡虎班、副董事蔡金鈔、蔡金輟等人建立。此廟地所在地古稱「車埕」,乃昔日梧棲港貨物集散、牛車停靠之處,後來自蓮塘村的蔡姓移民為感念玄天上帝,將香火自真武宮祖廟分靈,供蓮塘蔡氏宗親及附近居民膜拜。今日與梧棲朝元宮皆屬於中和里。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