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澳龍鳳宮創建的確切年代,已無可考,因特殊的時空背景,龍鳳宮兼容「天妃廟」、「鳳山寺」、「赤埕宮」的神明,也促使龍鳳宮成為地方上的信仰重鎮。「龍鳳宮」因廟內主祀廣澤尊王與媽祖而得名,現址本僅主奉媽祖,稱「天妃廟」,據《金門志》記載創建於明代,而廟中〈龍鳳宮重修誌〉石碑也記載,龍鳳宮的創立時間,至此時「已歷三百餘年」,推測時間約落在明鄭時期以前,而根據廟內官方的寺廟登記資料,始建年代則為明神宗萬曆39年(西元1611年),為浯島清代以前少數天后宮之一。
龍鳳宮內主奉2尊廣澤尊王,其中的「小廣澤」,原供奉在「新厝甲」前海邊的「鳯山寺」(另有一說為店仔口甲海岸的「聖王公宮」),後因海水侵蝕而坍塌,村民於是用原有建材重建之,民國38年(西元1949年),國軍轉進金門,為應軍需,廟宇被拆,廣澤尊王則移駕,後人改廟額為「龍鳳宮」。
- Jan 13 Thu 2022 18:36
金門廟宇~金門金沙 龍鳳宮
- Jan 12 Wed 2022 19:45
金門廟宇~金門烈嶼 關聖太子廟
關聖太子廟與關聖廟相距不遠,而其廟貌之輝煌更甚於前者,本廟原本也係青岐長房所專屬,主祀境主關帝爺及中壇太子,相傳中壇太子的乩童曾隨神祗及信眾僑居汶萊,庇佑當地善信鄉僑,信徒們感於神靈庇佑之恩,乃於清代末年集資返回青岐蓋廟,民國三十八年被駐軍拆除構築工事,後於民國七十年重修過一次,復於九十三年再次重修今貌,已成為青岐全村共同信仰的寺廟。
楹聯:
- Jan 12 Wed 2022 19:37
金門廟宇~金門列嶼 羅厝西湖古廟
烈嶼雖是小島,但由於地理位置特殊,明清之際曾風光一時,當時連遠從福州、上海、湄洲和台灣來的船隻,都會在此泊靠。
某次有一艘來自杭州的船在羅厝避風泊靠後,船上供奉的媽祖神像表示願留此地享民間香火。
- Jan 12 Wed 2022 19:30
金門廟宇~金門烈嶼 烈女廟
烈嶼的廟宇不少,烈女廟是香火最盛的廟宇之一!烈女廟位在烈嶼的西南端青岐村,又稱王仙姑廟。
烈女廟本名「貞節祠」,供奉王仙姑,原名為王玉蘭,廈門人,相傳某日,王女中午時分到海邊拾蚵時,慘遭調戲欺凌、溺死大海,隔天屍體漂至烈嶼龜山海邊,被當地海防駐軍劉姓戰士發現並安葬,後來王玉蘭託夢說明遭遇,駐軍官兵和鄉人聽聞後都十分感動,於是於西元1956年集資,由駐守烈嶼的陸軍81師為她建廟,更成了當時駐軍及當地村民的寄託。
烈女廟香火鼎盛,有求必應,後經翻修及擴建而有現今的規模,亦已成了烈嶼著名的觀光景點,吸引許多人前往祭拜許願,但要記得,這裡忌諱情侶及單身男子,更適合夫妻共同前往,如果許的心願實現,記得要回去還願喔!
- Jan 12 Wed 2022 19:15
金門廟宇~金門列嶼 上林將軍(李將軍廟)
今日的上林,早年分為上林、下林和高厝(劉姓)三個聚落。李將軍廟位在上林村的下林蚵民管制哨旁,初建於明代中葉,現有規模係民國七十二年修建完成。廟內主奉的李將軍和開浯恩主公陳淵,李將軍就是漢代飛將軍李廣,文帝時以出擊匈奴屢建奇功,武帝時為北平太守,臂力強,善騎射,匈奴畏之,號稱飛將軍。
廟前可望金廈海域,廈門島東海岸更是看得一清二楚,在戰地管制時期,這裡是管制營區,如今已經成了台灣及大陸遊客在此觀海眺望廈門島的主要地點。
- Jan 11 Tue 2022 18:08
金門廟宇~金門金湖 伍德宮
伍德宮位在新頭村外濱海處,背倚高地,前面隔著數十米的沙灘就是金門南方的料羅灣海面,一年四季冬暖夏涼,視野遼闊。廟址所在相傳是金門南海岸四個風水靈穴之一的豹穴。
伍德宮供奉的蘇王爺,相傳是唐代的將軍,名為蘇永盛,因輔佐牧馬侯陳淵開發金門,興修水利,獎勵農業,倡文治,嚴武備,且屢敗海盜,海賊懾其威武,呼為蘇大王,功績卓著,後有功封王,調昇內地。死後,金門人為了感念他,乃建伍德宮奉祀。
- Jan 11 Tue 2022 17:56
金門廟宇~金門金湖 護國寺
今日的新市里,原本是一片沙地,民國三十八年以後金門大量駐軍。民國四十三年,在軍方主導下建成今日的新市街道,鼓勵百姓進住經商,由於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砲戰發生,許多原居於金門北海岸鄉村的百姓大量遷入,新市的市街才快速繁榮起來。
- Jan 11 Tue 2022 17:46
金門廟宇~金門金湖 順濟宮
順濟宮位在金湖鎮料羅村旁濱海處,據縣志記載,該廟建於明初。明永曆十五年(1661年)三月,鄭成功在順濟宮前拜過媽祖、祭江完畢,率兵自料羅啟航,揮師東征,從鹿耳門進入,克普羅民遮城,十二月荷人投降,鄭成功從荷蘭人手中收復台灣,從此開創了漢人大舉移民墾荒、在台灣島開創的大業。這座順濟宮的規模雖然不大,卻和這一段漢人開拓台灣的歷史,寫下一段深厚的淵源。
位在料羅海濱的順濟宮,廟址所在相傳是金門南海岸四個風水靈穴之一的虎穴,奉媽祖為境主,主祀關帝爺、觀世音菩薩、太子爺等,現貌是民國七十二年重修者。近期在寺前增建花崗石造牌坊一座。附近成立的媽祖公園,園內高大的媽祖石雕像,是湄洲祖廟致贈金門的紀念禮物。
- Jan 10 Mon 2022 20:54
雲林廟宇~雲林虎尾 持法媽祖宮
宗教原是人類心靈的故鄉,祂結合文化、藝術、教育之精髓,呈現多元的生命力,引導社會朝向正面發展,讓生命之源發光發熱,其影響力不謂深遠致大。大陸在文化革命後,台灣儼然成 為媽祖信仰中心,每年眾多善信追隨聖母媽祖,從事各種宗教文化活動,那是一種信任的體現, 更是心靈安定,奉獻與感恩的具體表現。
台灣宗教在近幾十年來的發展,與社會衝擊下起了微妙變化,為了發展在現實環境中妥協, 反使宗教失去其原有神聖與莊嚴。文化需要經年累月,一步一腳印長期實踐經營,當社會風氣與民俗相容後,卻將社會風氣帶入宗教,也因此神聖的宗教出現許多光怪陸離的事情,如此深遠的 因子,改變了人民的信仰行為,曾幾何時!象徵神聖與代表文化的廟宇,在社會競爭中失去了方 向,忽略了責任,往常殿堂裹虔誠祝禱、純樸謙卑的容顏正逐漸消失中。持法媽祖宮在這樣的環境中,迅速而成功的崛起,不但是奇蹟更是責任,回想建廟之初,即無經費也無資源,全屏對聖母的一份信任與感召,促使眾多因緣結合,全體委員戮力以赴,始於民國九十三年陞座入火。
- Jan 10 Mon 2022 20:48
雲林廟宇~雲林虎尾 天后宮
虎尾天后宮,源自台南山上天后宮.名為天上聖母,實與林默娘系統不同.自形一格,俗稱二媽,或玉二聖母。
本宮自民國四十三年起,在吳秋永等十人前往台南山上迎回二媽香火,塑金身在虎尾吳瑩陞家中開壇救世.後於民國五十三年成立建廟委員會,募集建廟經費,於五月踏地動工,五十四年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