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三民 玉皇宮 玉皇上帝

高雄玉皇宮供奉主神即鴻慈密運,造化玄功,至高無上的蒼穹聖主玉皇上帝。玉帝民間稱謂眾多,有天帝、上帝、玉天大帝、昊天大帝、玄穹高上帝、玉皇大天尊等,道教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民間俗稱「天公」或「天公祖」。按《玉皇本行紀》所載:玉帝乃元始天王道體所化,太極別體,即大光明之至尊,無為無形,能生萬物,能養萬類,威德希有,天,獨尊獨大,蒼茫無際,故日「昊天」。《易傳,乾卦辭》闡述玉帝云: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下統於天,道書記載,玉帝排列上清三元宮第一中位,居玄都玉京七寶山大羅天上,上掌三十三天,下轄七十二地,四大部洲,總樞萬類,天神、地袛、人鬼、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皆屬其掌管,神威永垂,眾聖諸神欽服;有關玉皇上帝尊號,《華衡紀年通之》記載;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壬子朔,上玉皇上帝號。自宋而後,人們廣稱玉帝為「玉皇上帝」。

高雄三民 玉皇宮 南斗星君

高雄三民 玉皇宮 北斗星君

道教以農曆正月初九,陽數至極,為玉皇上帝萬壽日,稱為「玉皇誕」或「天公誕」,俗稱「天公生」,相傳玉帝會降凡人間考人功過,道教賦予信人是日持齋,恭行叩拜玉皇,施行悔罪,消災最著,祈福最顯,隨願所求,感賜如言。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雄三民 三鳳宮 中壇元帥

三鳳宮〔舊名三鳳亭〕,所祀主神為中壇元帥哪吒太子。太子爺廟為昔時三塊厝住民之守護神,故又稱為三塊厝太子爺廟。建於清康熙年間,至今已三百餘年矣。昔時本廟為茅葺草創,經過幾番擴展重修,使成為略具規模之廟宇,據台灣文獻鳳山縣誌所載,太子廟再縣西十里,屋八間〔額三鳳亭〕,同治年間張鑑道同治銜重修,至民國五十八年適一百年。期間民國九年有重修一次,民國三十六年再重修,民國五十三年為打通建國三路廟前段抵觸道路時被拆,仍擇地重建廟宇於今河北路現址﹔建造時間共造了七年至民國六十年始完成,將三鳳亭改稱為三鳳宮。

高雄三民 三鳳宮 註生娘娘

高雄三民 三鳳宮 福德正神

高雄三民 三鳳宮 阿彌陀佛%26;觀音佛祖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竹北區 新竹都城隍廟 城隍爺

新竹都城隍廟位於新竹市北區中山路上,列屬二級古蹟,其廟宇規模在當時是全台灣之最,專門掌管陰間與陽間賞罰善惡的神明為城隍,所以城隍廟的佈置猶如古代的衙門;新竹都城隍廟廟埕的巿集小吃攤,成為新竹特色之一。

新竹北區 新竹都城隍廟 觀音菩薩

新竹都城隍廟創建於清乾隆13(西元1748)年,由淡水同知曾日瑛倡議興建,在西元1875年設台北府,但府治仍在新竹,因此將城隍爺晉升為府城隍(綏靖侯),香火鼎盛有『新竹城隍爺,北港媽祖婆』的稱譽;至西元1891年,全台官民在此舉辦護國祐民怯除災厄祈禱醮法會,故於次年改封為『晉封威靈公,新竹都城隍』,為全台唯一的都城隍廟,也是唯一的省級城隍廟,又因顯靈禦匪有功,光緒皇帝頒賜『金門保障』匾額,更是新竹都城隍廟重要文物之一,其後陸續獲歷代皇帝封贈成為全台官位最高的城隍爺。

新竹北區 新竹都城隍廟 文昌帝君%26;彌勒佛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中東區 樂成宮 天上聖母

台中市旱溪媽祖廟~「樂成宮」之歷史淵源,溯自乾隆初年,林大發之十五世祖渡臺拓墾,為冀求一帆風順及其墾業順利,遂恭迎湄洲天后宮之「老二媽」金尊一道來臺,林氏一行人行經至本宮現址,因神靈顯異乃擇定聖地,暫奉祀神衹於此。時光荏苒,眾等皆拓墾有成,有志人士乃於清朝乾隆十八年(1753),毅然創建「樂成宮」於現址,供信徒朝夕頂禮膜拜。清道光六年(1826)亦有一次重建。迨至大正十年(1921),因人口增加聚落形成,為因應日益增加之信眾,旱溪庄保正林源泉、張昧、賴顯柴、賴為堯、林阿堂、林同、林均等人推動重建工程,工程萬端艱辛歷經數載之施工,廟宇正殿於大正十三年(1924)建造完成,三川殿於昭和四年(1929)竣工及至民國八十年(1991)擴建後殿及左右護龍。民國八十八年(1999)九二一大地震「樂成宮」的正殿及三川殿大木結構柱、樑、榫亦有位移現象,屋頂及屋頂上的剪黏皆嚴重損壞,幸經政府於民國九十二年(2003)二月二十八日發包施工,至民國九十三年(2004)三月三十一日竣工,至此「樂成宮」宏偉莊嚴完整之廟宇建築終告重現。

台中東區 樂成宮 聖父母

依據清道光十六年(1836)周璽《彰化縣誌祀典志》中記載,縣內天后聖母廟計有二十三座,其中載有「一在旱溪庄」,因此足茲證實,「樂成宮」在前清道光年間,即已屬當時彰化縣內著名之媽祖廟。

台中東區 樂成宮 玄天上帝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桃園桃園 景福宮 開彰聖王

嘉慶16年間(1811),桃仔園深受傳染病的危害,百姓遂捐錢蓋廟,耗時二年完工,命名為景福宮,當年規劃為前中後三殿,落成大典盛大邀請官員蒞臨,並受贈「赫聲濯靈」、「德遍群黎」、「明赫感應」等三方匾額(現仍掛於廟內),顯見此廟興建為地方一大盛事。 

桃園桃園 景福宮 觀世音菩薩

3. 天上上母.jpg

景福宮主祀神明為開漳聖王,配祀為玄壇元帥,神像供奉於正殿,日後為了滿足各方信徒需求,陸續增加佛教神祇、道教神祇、各行業祖師爺、泉州尊奉神祇、助產之神、媽祖等,表現信仰的高度融合。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桃園大溪 齋明寺

齋明寺建於清道光年間,為大溪最古老的禪寺,原係食齋人李阿甲私設的佛堂,以禮佛誦經為主,其後信仰者日漸增多。齋明寺又叫齋名堂,屬於齋教龍華派的齋堂,主祀觀世音菩薩,配祀金童玉女、哪吒太子、韋馱菩薩、五顯靈官大帝等諸神佛。

桃園大溪 齋明寺

齋明寺座東北朝西南,原是一座單進兩護龍的三合院廟宇建築,後因空間需求增加,現況已成為單進四護龍形式。寺的四周,環境清幽,與塵囂隔絕。寺前有雙重牆欄,入口立成對水泥門柱,上題:「莊嚴憑法音,圓覺悟禪機。」,門內原有寬闊前庭,現為拱橋、水池、老樹與花臺分隔,雖具綠蔭恬靜之美,確已失平坦舒適之意。齋明寺的平面風格及廟貌與五股西雲寺頗為相似,有禪寺的風雅安寧之意,與一般建築大有不同,並於2013年獲選內政部「臺灣宗教百景」之一,頗富歷史意涵。

3.jpg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祖南竿 福澳境華光大帝廟 華光大帝

據村中長者表示,清季不知何年月,村民在現在廟後方的山上柴場刈草時,忽見三道光芒由南方飛至現廟後方山腳,村民放下鎌刀奔至現場一看原來是三只香爐,居民們即將其安放於廟後方山岩底下並加以膜拜,後來在原地蓋了草寮作廟,又在民國五十年由王木喜施作改建水泥廟宇,民國七十三年福澳港興建,為整體景觀考量,且舊廟因居民外遷致年久失修,當時司令官趙萬富,派員仿朝天宮閩南式建築設計,不久程邦治司令官繼任後,將已廢棄的福澳國小拆遷讓出空地,由兵工協建,廟內神龕安排,全由神明指示。

2. 五福大帝.jpg

3. 鐵扇公主%26;地母娘娘.jpg

且因福澳港為當時唯一商港,當地生意人與基隆商家往來密切,也向基隆船商老闆募集廟內設施,於民國七十五年落成。至民國八十八年,聘大陸師傅整修與補強廟宇結構。廟楹聯云:「華光神威海晏浪平護疆土、大帝靈庇風和日麗佑眾生」。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祖北竿 橋仔境玄壇公廟 玄壇元帥

本廟主祀神為玄壇元帥趙公明,原祀於玄天上帝廟,經神明指示溫、馬、關、趙四大元帥,皆位高權重,應分出另立廟祀奉,於是村民於民國七十三年另立廟,稱正乙玄壇,主祀趙功明,左側神陪祀林女帥,亦是漂流至澳口的神像經童乩被附身後自表身份,神祇據聞是來自浙江上惠,與溫、馬、關、趙合祀一廟,另陪祀三仙姑,據稱是趙公明之妹,欲生男育女必向其祈求。廟楹聯云:「鐵面揚威功能點鐵,金鞭耀武衛防堆金」

馬祖北竿 橋仔境玄壇公廟 關聖帝君

馬祖北竿 橋仔境玄壇公廟 林女帥

主奉:玄壇元帥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祖南竿 金板境天后宮 天上聖母

 鐵板天后宮肇建於清同治年間,曾於民國八、三十八、六十八、七十三年四次整修。本廟為「廟中廟」建築形式,據鄉賢林金炎在馬祖列島記中所言:「至蔡耕淪為海盜,為紀念媽祖娘娘,在南竿興建媽祖廟三所,即馬祖、津沙、鐵板三所天后宮」。

馬祖南竿 金板境天后宮 華光大帝

馬祖南竿 金板境天后宮 臨水夫人

所言蔡耕應是蔡牽,曾於嘉慶元年至十四年,出沒閩海劫船為寇。雖廟宇始建年代不可考,但可資比對的資料有津沙天后宮所見「道光乙巳年」石碑所載。或許正是嘉慶年間。近期有鄉親見廟宇陳舊,提議拆除重建,幸經許多文化資產專家學者多方呼籲,方免除拆除之命運,為馬祖保存下一座最具文化資產價值之廟宇。廟內保存文物最久遠的是一只鐵製金爐,上有陽刻「同治巳己年  威武將軍  壼江弟子張喜捨」,及石製香爐,香爐上刻著「威武陳將軍,民國拾四年,郭婆黃總司叩」。廟楹聯云:「水德配天海國慈航普濟,母儀稱后桑榆俎豆重光」,「聖德被萬方尊卑同仰,神光昭六合士庶輸誠」。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祖南竿 馬祖境天后宮 天上聖母

馬祖境天后宮位於馬祖村,是島上媽祖的信仰中心,信仰者眾,香火鼎盛。 南竿馬祖村居民口耳相傳,當媽祖之父遭逢船難,她便投海救父,卻不幸遭惡浪吞噬,屍身漂至村內澳口,後經居民發現後拾起安葬,民眾為感其孝心,以雕刻鳳紋的石棺厚葬。媽祖生前為善人間,又得地靈之利,於 9月初9在此羽化昇天。明朝時,媽祖受封為天妃,清康熙時晉封為天后,也就是天上聖母的別稱,因此供奉媽袓的廟,便命名為天后宮。早年廟貌陳舊,民國32年和平救國軍司令張逸舟曾督飭重建,後又經多次整修,現為宮殿式建築,整體莊嚴,並且結合兩岸三地工匠共同完成,雕樑畫棟、精緻堂皇。

馬祖南竿 馬祖境天后宮 白馬尊王

據傳媽祖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卒於宋太宗雍熙四年;其祖輩可追溯及唐代,唐憲宗時莆田有個林牧有九個兒子,據說都曾任刺史,人稱九牧林氏,林默是林牧第十世孫女,父林愿,世居莆田縣湄州嶼東螺村,因出生一個月從不啼哭過,其父為她取名為默娘。

馬祖南竿 馬祖境天后宮 天元師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