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西嶼 大義宮 關聖帝君

本廟約創建於同治元年(西元1862)旱期為奉祀溫府王爺,於三十多年前增加奉祀關羽(文衡聖帝)而名為「大義宮」,近年重建約耗資千萬元。廟貌金壁輝煌、宏偉浩大,為西嶼鄉之觀光勝地。文衡聖帝是關公的文身造型神明,若以武身造型奉祀則尊稱為關帝爺。竹灣村裡一直流傳著許多有關文衡聖帝顯靈的故事。

澎湖西嶼 大義宮 註生娘娘

據說清法戰爭時,法軍以猛烈的砲火攻打澎湖,當時文衡聖帝顯靈,為保護竹灣地區居民,大腳一踢,把大砲踢開,避開了戰火侵襲,讓竹灣村安然無恙地躲過一場 血光之災。

澎湖西嶼 大義宮 福德正神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蘭羅東 爐源寺 三奶夫人

爐源寺於民國四十八年(西元1959年)臨水夫人指示下,創立爐源寺,弘揚護國佑民的慈悲大願,共同推展寺務及道務發揚,「爐開大道揚世界,源流四海渡群生」的使命與伕務。
宜蘭羅東 爐源寺 關聖帝君

依據福建省通誌記載,陳靖姑生於唐朝大曆二年,西元767年正月十五日,西元790年八月十五日成道為神,羽化迄今已1220年。 陳靖姑自帅聰慧,受師父閭山法主「許真君」學習通三界,救萬民、顯威靈、通十法、除妖扶危解厄、救產保胎、醫病、佑民護國,因之神威廣被,朝朝均受褒封為崇福臨水夫人、天仚聖母、陳太后等,咸豐年間封為順天聖母,嗣後向全省各地分靈,東南亞等建廟奉祀。

宜蘭羅東 爐源寺 鴻鈞老祖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東大武 大陳義胞天后宮 天上聖母

大陳義胞天后宮供奉之天上聖母於清光緒年間,某日從福建廈門載浮載沉一座石製香爐漂流到浙江溫嶺縣上大陳紅美山雙架村,被漁民發現撈起。並在港口搭蓋臨時木板屋供奉,庇祐全村庶民,有求必應,靈驗無比。後由全體村民集資興建,取名為天后宮。

台東大武 大陳義胞天后宮 福德正神

自此風調雨順,漁獲尤為豐收。民國四十四年二月八日大陳故居因烽火連天,無法再居住,於是政府命全島居民隨政府遷台,村民為感念菩薩之庇祐,故隨村民一起來台。初以簡陋庫房暫奉菩薩,至民國五十八年全體村民為感謝天上聖母的恩澤,在村中公共庫房原址改建廟宇,供奉菩薩,取名為大陳義胞天后宮,至民國六十五年落成。

台東大武 大陳義胞天后宮 財神%26;中壇元帥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蓮秀林 崇德平安宮

花蓮秀林 崇德平安宮 開台聖王

秀林鄉有座五十戶的小漁村,村內「平安宮」供奉超過六十年的國姓爺鄭成功,整建後,外牆完全顛覆傳統,首創以曼波魚、旗魚及紅魽等裝飾為主,凸顯出漁村的新特色和風情,也成功凝聚了漁民們的情感。

花蓮秀林 崇德平安宮 關聖帝君

平安宮今年的爐主、前花蓮區漁會理事長邱正蓮指出,平安宮從日治時代開始供奉國姓爺,早年是由他的父親邱面其擔任主委,迄今已經歷六十餘年。民國五十七年間溫妮颱風重創花蓮,當時漁村也幾告全毀,居民們紛紛搬離,漁民們不捨國姓爺,在現址重新興建平安宮,三十餘年來讓崇德地區的漁獲豐收,去年他擔任爐主後,決定予以重建,跟上時代的腳步。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蓮新城 廣安宮 開台聖王

該廟開創於昭和元年(民國十五年),當時地名為北埔農場,由林官府、何阿士等地方人士,赴宜蘭五結鄉利澤簡雕塑鄭成功神像至廟中奉祀,供村民膜拜。

民國二十八年間,日人推行任民化運動,摧毀神殿,地方人士為使延平郡王免於浩劫,乃將延平郡王神像藏匿於民間,俟光復後民國四十三年間,地方乃蓋一木造鐵皮頂簡陋小廟供奉金身,並取名廣安宮。奉祀延平郡王,信徒遍及康樂村。

花蓮新城 廣安宮 神農大帝(五穀先帝)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蓮富里 義聖宮 關聖帝君

富里義聖宮一般稱作「大廟」或「帝君廟」主祀關聖帝君,發跡於日據明治四十年,已有超過百年之歷史,是鄉內香火最盛的角頭大廟,祭祀範圍涵蓋南區七個村庄,寺廟創建於昭和九年,其後數度修建。

花蓮富里 義聖宮 釋迦牟尼佛

花蓮富里 義聖宮 天上聖母

今之廟宇係民國七十二年所建,為兩進式七開間硬山燕尾之傳統廟宇建築形制,藻飾華美,矞皇典麗,充分展現出傳統寺廟之美,極具建築藝術價值。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宮自民國39年由竹田臨水宮分靈到花蓮縣富里鄉學田村靠西邊山腰一間草茅屋舍安奉辦事救世,當時陳靖姑〈陳奶夫人〉神威顯赫包括全省信徒都聞訊前來參拜問事,可見當時香火鼎盛。

花蓮富里 東部臨水三宮 臨水三夫人

陳奶夫人安奉該草茅址即開始辦事救世持續3年,因香火鼎盛香客絡繹不絕,該草茅屋太小容不下香客,又山坡路窄小出入不便,在於民國41817日陳奶夫人降駕指示要找福地建宮,後續便以神轎請陳奶夫人帶領信眾找宮廟建地。

花蓮富里 東部臨水三宮 手觀音

址即富里學田村民權路13號,就是當年〈陳奶夫人〉指示所找的廟地,當時這塊地是邊坡地斜度超過35度根本不適合蓋房子,當時在請示陳乃夫人降駕溝通另找宮地,陳奶夫人堅持要這塊土地蓋宮。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蓮鳳林 壽天宮 關聖帝君

鳳林原本有一座城隍廟為當地信仰中心,然而日治時代,為了摧毀臺灣人民的宗教信仰,而將城隍廟燒毀,直到光復後,當地有心人士在日軍留下的倉庫原址,重新整理後建造了一座廟宇,名為壽天宮,廟內主祀關聖帝君,配祀城隍爺、神農五穀大帝,左殿則供奉義民爺,7月普渡時更經常舉辦客家八音,是鳳林客家人的信仰中心。

花蓮鳳林 壽天宮 神農大帝

花蓮鳳林 壽天宮 觀音菩薩

此筆詮釋資料配合「客迴東鐵~花蓮鐵道上的客庄昔日」展覽,為花蓮地區具有客家族群元素的特色地標。此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蓮壽豐 國聖廟 國姓爺(延平郡王)

壽豐國聖廟,位於壽豐路一段一二九號,創建於民國三十八年(記為三十八年是據官方檔案,建物面積六十坪,寺總字號,主祀神像為鄭成功,副祀有媽祖、觀世音菩薩、註生娘娘、城隍爺等諸神祇。
花蓮壽豐 國聖廟 天上聖母
關於國聖廟的興建,述其起源為「民國二十五年,由鄉民王木生、徐金芳等人,發起募建」。因年代久遠,耆老凋零,現今鄉民多已不復記得此段歷史。

唯據對地方十分熟稔的林隆星君稱,二次大戰結束後,民國三十五年,由王木生、徐金芳等發起募建;民國三十八年,因颱風吹襲,毀損甚多,再由林敬藤倡議籌資修建。六十五年,該廟重建為鋼筋水泥之寺廟建築。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蓮光復 富安宮 古公三王

富安宮於民國 36 3 月建廟,歷經兩次修建,乃是大和地區的信仰中心,廟中供奉的古公三王,是從宜蘭二結鎮安廟分靈過來的,每年農曆 11 16 日古公三王聖誕時,廟方均會舉辦過火及謝平安儀式來感念神恩,過火儀式約在午後 3 點到 4 點半左右開始舉行,神轎往火堆中跑過燒得通紅的木炭,須跑 3 次才算儀式完成。

花蓮光復 富安宮 天上聖母%26;註生娘娘%26;王母娘娘

花蓮光復 富安宮 釋迦佛祖

地方盛傳古公三王的神蹟有很多,據說有一年大拜拜時,火車在大和「鐵路橋」附近下坡的地方出軌,一直滑到新莊仔(今大全村)居然又安全的重回軌道,無人受傷,居民都說那是「古公三王」顯現的神蹟;另根據地方說法,民國 78 9 11 日強烈颱風莎拉由花蓮縣豐濱鄉登陸,當晚嘉農溪的大水沖破保護大富、大豐 2 村的嘉農溪南岸堤防,水淹半個人高,隔天早上,當居民在清理家園時,住在下游的大農村民來訪,說:「你們大和的人好團結,晚上還提燈鞏固堤防!」原來在颱風夜當晚,大農的村民看到嘉農溪南岸堤防上有一整排的火光,但當時風強雨大,大和的村民們都躲在家沒出門,地方盛傳是古公三王顯靈護住堤防,否則一定會造成更慘重的災情。

文章標籤

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