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南宮沿源起於光緒二十四年間,由地方善士呂登標先生建立恒升堂,崇奉 孚佑帝君為主神,以鳩集堂枝弟兄奉儒宗神教道統方便為門,四方男女求問者所感應蒙恩不矣。旋於民國四十二年間,鄉中好善士紳眾等,異口同音倡學經典、繼學扶鸞,恭迎聖神降筆以醒世度人、宏開覺路、廣納同道為宗旨,迨至民國四十九年間奉旨著作「木鐸更新」金箴頒刊付梓,其感化世人遐邇皆知也。
復於民國五十一年間,奉遵恩主聖意,宮堂遷至中和鄉南山路九十一號(現中和市興南路一段一八七號)並奉諭命名稱為竟南宮,遂成體天渡人之津梁焉,而編制章規組立管理委員會,由委員數十名更選主任委員,組織鸞班、誦經生、效勞生等風雨無阻均為義務效勞,其熱忱精神誠堪佩服。爾時宮舍漸覺狹窄之節,再於民國五十三年間,奉聖諭遷到同鄉南山路七一三巷四號(現之中和市興南路二段二五四號)借用游家祖業祠堂(則「開南堂」)為托足之宮址。
經過七年期間,神靈普化四方善信日增,可知神庥顯化不可度思矣。然該址借用宮舍亦非永久之計,再蒙聖示指定美景宜人之南山烘爐地山下,坡名龍眼湖,以鸞輿定字分金,聖擇永鎮宮址(則現在宮址),如此慎選聖地,全體派下及善信均感欽服,並竟幸獲呂發貯號德進先人之後裔所書立呂三合公業分管定界合約字,內定為第三房管理人呂登標,呂漳盛派下分得耕作權利人呂傳灼,呂傳都,呂傳茂及呂傳遠等昆仲,於民國六十年八月十五日,將耕作山林地龍眼湖全片奉獻為竟南宮建宮用地,而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志願建宮籌備完就,於民國六十年九月二十一日破土填基興建古香後殿,嗣後以每逢農曆十二月初九日為慶祝開山紀念日,祭典隆重莊嚴盛況可觀、香火鼎盛,八達聞名驅車而來參拜焉。
後又奉旨於民國六十四年間再著作「暗室明燈」寶鑑付刊勸化人生,至於民國七十年為廟貌整齊,動工增建前殿宮舍,經於民國七十九年一月淩霄寶殿建竣,並謹奉 玉皇上帝、三官大帝、三教老祖及南北斗星君等金像進座典禮,繼於民國八十五年一月正殿落成,恭行 五聖帝君恩主、文昌帝君及中壇元帥等金像之進殿安座典禮,再於民國八十七年八月十五日將金像觀世音菩薩及天上聖母進座於正殿,至此竟南宮之巍峨全貌展現於中和市南山勝景聖地矣。
主奉:孚佑帝君(、文衡聖帝、司命真君、豁落靈官、精忠武穆王,總稱恩主公又稱五聖帝君
陪奉:玉皇大天尊、三官大帝、三教(儒、釋、道)教主、南北斗星君
地址:新北市中和區興南路二段399巷136號
電話:(02)2941-3926‧2946-3516
官方網站:http://www.xn--6kry7qn80a.tw/abou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