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園仁壽宮為區內居民的信仰中心,宮內奉祀感天大帝,始於清道光18年(西元1838年),由福建省漳州府漳浦縣人許文量恭請來台。
初期安奉於民家,緣大帝神威赫濯,為民消災解厄,醫治萬病,無論何種疾病,都能藥到病除,為此各地善男信女感念大帝恩澤,遂於清光緒11年(西元1885年) 8月10日,由大坵園地方人士李登及許阿斗等,發起勸募緣金1200元,謹擇本址,建設土角造葺瓦廟宇,題曰:「仁壽宮」以奉祀大帝。
清光緒22年 (西元1896年),宮被日本佔為新埔辦務署大坵園之署辦公廳,時眾信士捐獻緣金,承買民房而遷大帝奉安之,清光緒27年 (西元1901年)日本因支廳廳舍建築完竣,乃將仁壽宮交還大帝,地方信徒遂復接大帝返宮。
民國6年(西元1917年)因天災亢旱,群請大帝祈雨,以救萬民,果顯奇蹟,甘霖如注,萬民額手稱慶,感激神恩浩蕩,於是地方人士紳發起大舉重修宮廟,即將宮前殿改為磚造。
大帝姓許名遜,字敬之,生於東吳赤烏二年(西元239年),其人生而靈異,幼即孝悌,長習六經,鄉賢乃推舉為孝濂,後拜師吳猛,修習道法,精於術藝,其後並出仕,擔任旌陽縣令,勤政愛民,去苛政,平瘟疫,為萬民所愛戴,固有「許旌陽」之稱,後因政局不安,決意棄官。
由於江西地勢低窪,時有水患,當地特多沼澤,惡蛟為患,人民生息難安,大帝遂出而濟世,立志為民除害,並率十二弟子,平定水患,並癟鐵立柱以鎮洪州,此蹟即現南昌城內鐵柱刹。大帝之後隱居西山,聚群弟子講學修道,即以八寶垂訓:忠孝廉謹、寬裕容忍。西山啟教首重忠孝之行,故其風教大行,教化一方,民德歸厚,咸稱西山之教。
大帝生前道法高明,昇天後亦屢顯神功,聖蹟所在亦多祠祀,唐太宗敇建豐城烏石峰旌陽寶;宋徽宗敇封神功妙濟真君,敇建西山玉隆萬壽宮;元成宗加封「至道玄應」四字,南昌鐵柱宮賜額鐵柱延真萬年宮;明高祖親臨鐵柱宮,特降御香,以為尊崇。
清仁宗嘉慶九年敇封「靈感普濟之神」,列入祀典;清文宗咸豐五年鐵柱萬壽宮御書「誠祈感應」匾額。因其神功感應廣及江西及福建兩省,江西人尊為「普天福主」,福建弟子則取其靈感、感應之威、尊稱「感天大帝」。
大帝為淨明道一派祖師,為玉皇大帝四相之天樞使相,亦為四大天師之一,與張道陵、葛玄等同其位階。此乃緣於淨明道迭有進展,宋元之後儼然道教大派。
主奉:感天大帝、玉皇大帝
陪奉:觀音佛祖、天上聖母、關聖帝君、文昌帝君、福德正神、三官大帝、南斗星君、北斗星君、紫微大帝、長生大帝、神農大帝、註生娘娘
地址: 桃園縣大園鄉大園村大觀路18號
電話: 03-3862164
FB專頁:
官方網站:http://renshougong.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