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鎮的天後宮位於關山鎮中華路,是關山地區居民最重要的信仰中心。天後宮佔地極廣,約有四百坪。正門有雄偉高大的門樓,廟埕左右各有一棵大榕樹,中間有一龍泉池,左前側為戲台,廟本身為雙殿硬山式的建築,前為拜亭,後為正殿,兩者之間有中庭天井,廟左側為附屬於廟的三寶佛殿,雖位於街肆之中,卻無人車喧囂。
關山的天後宮是台東縣內歷史較久的寺廟之一,約在光緒二十年間,由台中入墾的一位信徒帶來一尊媽祖神像,供奉於今鎮上三民路二十一號民宅後的草房,墾民篤信者甚多,惜毀於民國初年的颱風。信徒無奈只好將媽祖神像移到今中山路六十九號民宅後方空房供奉,後因信徒日多,參拜出入不便,民國十年再次遷到今三民路五十五號民宅供奉 ;久祀於民宅畢竟非長久之計,於是信徒倡議建廟,於是年十二月五日完工安座舉行建醮大典,並加祀關聖帝君、神農大帝等神像。
民國二十六年中日戰爭爆發,日本總督厲行「皇民化運動」,進行所謂「寺廟總整理」,企圖消滅漢人民族意識,強迫本省同胞毀廢神像、寺廟,強制參拜神社,關山的天後宮為避免神廟被毀,只好改為關山寺,信奉三寶佛祖,但民間仍然在暗中奉祀,如期舉行祭儀。
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後,關山天後宮得以恢復原有面目,信徒繼續信仰;民國五十年代,由於年久失修,牆壁龜裂有倒塌之虞,地方士紳吳光亮等倡議重修,到民國五十九年終告完成,始有今日的廟貌,是年舉行建醮大典。民國六十八年信徒蔡學傳捐獻廟北土地,由眾信徒再捐資增建三寶佛殿,民國六十九年完工再行圓醮大典。
關山天後宮的正殿供奉天上聖母,鎮殿媽祖神像粉面、高約一.二公尺,開基媽祖神像仍在;左殿繡簾上書「文明威武震人間」,供奉關聖帝君、孔夫子;右殿繡簾上書「五穀豐登民安泰」,供奉神農大帝、註生娘娘;與台灣西部一般廟宇用神主牌供祀孔夫子不同,雕有孔子神像。廟左側的佛殿,供奉三寶佛。
主奉:天上聖母
陪奉:神農大帝(五穀先帝)、關聖帝君、文昌帝君、阿彌陀佛、觀音菩薩、藥師琉璃佛
地址:臺東縣關山鎮中華路2巷1號
電話:089-811137
官方網站:NA
資料來源:http://163.28.10.78/content/local/taidon/fuhin/tem/gst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