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埔向稱沃野,夾新街、老街兩溪間,阡陌縱橫,炊煙相望,里仁為美,民風淳樸。民國七十三年仲夏,縣長徐鴻志先生親臨本里,踏勘水患防治工作,指示撥款整治河堤以護民產,來年仲春工程完竣。其間有里民於勘察進行中,發見竹林欉內有神像乙尊,腳踏雙獅,坐姿英挺,神威凜然,即以三顆大石為祠,安奉於堤岸茂樹下。時在民國七十四年歲次乙丑農曆四月初七,王公開基紀念日是也。
此地前臨大河,有活水乙潭,遠揖青山,形勢稱勝焉;善男信女有禱輒應,遠近朝拜者絡繹道途,燈火燭天,香煙裊繞。鄉紳等乃籌設管理委員會,糾集鄰里信民,日夜輪值,風雨同心,服務守護;王公威靈顯赫,醵金者眾,於是有建廟之議。經南北參觀訪問,並禮請傳統建築名家李重耀建築師規劃設計,地理師何文章堪輿立向,坐壬山兼子二十八宿吉度分金;於民國七十六年丁卯農曆十月初十日卯時動土興工,正殿完成後,於七十八年十月十五日卯時,迎請神尊登龕安座。前殿工程續於八十三年落成,謹涓吉日於民國八十四年乙亥十月廿三至廿八日啟建五朝祈安福醮,復於八十八年已卯十月十三日至十七日啟建五朝圓醮科儀,人神同慶,功果圓週。
民國七十四年農曆四月初七,王公開基後,信眾潮湧。鄰近居民呂啟祥、王仁和、呂新安、劉邦榜、呂忠等、林阿維、林永昌等七人,主動會商相關服務管理事務,歷時近月,亟感人手不足,仍請里長呂乾招先生召集里民,於五月十一日(七十四年六月廿八日)成立信徒代表大會,七月廿七日(七十四年九月十一日)選出委員。
王公威靈顯赫,香火日盛,為妥善管理運用信眾捐款,作為長遠規畫之計,委員會決定建廟崇祀,九月廿三日(七十四年十一月四日)決定以「青昇宮」為廟號,並改「青埔王公管理委員會」為「青昇宮籌建委員會」,展開建廟相關事務,人事組織仍延續如前。
主奉:青埔三公
陪奉:三官大帝、天上聖母、觀世音菩薩、神農大帝、福德正神、文昌帝君、財神爺、太歲星君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青溪路二段35號
電話:03-453-1673.03-453-1234
FB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hingshenggung/
官方網站:http://www.chingsheng.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