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治時期,竹塹城社會形態以閩南人從商、客家人務農為主。
乾隆時,閩南人會祭拜在北門外的新竹長和宮,對當時散居新竹東、西、南方山區客家人來講,往來參拜不甚方便,加上閩客械鬥兩族相處不甚和諧,因此乾隆十三年(1748年),官方在竹塹城西門興建了官立的媽祖廟--新竹內天后宮。
乾隆時代的竹塹城地圖,城內就標明新竹都城隍廟、此媽祖宮這兩廟。在地人慣稱「內媽祖」,以便和城外、北門街上的長和宮「外媽祖」區隔。類似因閩客族群矛盾而由政府另建的媽祖廟有合港田寮永貞宮。
新竹內天后宮原位在今新竹市中央里的西安街,後日本人以拓寬馬路為由,就將當時位在馬路中央的廟身拆除。其媽祖神像有移至香山天后宮、或中央里里民輪奉。
新竹市文化局將此廟列為九十六年度古蹟歷史建築及聚落保存維護工作計畫對象,將協助向文建會分別爭取古蹟整修、調查經費。
主奉:天上聖母
陪奉:註生娘娘、福德正神、月老星君、文昌帝君、中壇元帥、武財神爺、太歲星君
地址:新竹市新竹市西門街184號
電話:(03) 522-4452
FB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TWHsinchu
官方網站:NA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96%B0%E7%AB%B9%E5%85%A7%E5%A4%A9%E5%90%8E%E5%AE%A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