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六年(1801年),廣東籍墾民鍾房緒見此地風景明媚,乃募建寺宇於其上,奉祀觀音佛祖,稱為蓮座山觀音寺。
道光十三年(1833年),粵籍信士有感神恩庇佑,捐獻田地作為寺產,以田地每年收益作為該寺日常費用,因此香火大盛、信徒大增。
道光十五年(1835年),墾民鍾長三、鍾天富等人發起捐貲重修。此後,寺產日多,信徒益眾,信徒們乃紛紛組織「觀音會」,不僅在人力、物力上相互濟助,更多方協助寺廟進行祭祀、寺務管理等工作。
咸豐五年(1855年),觀音寺募資整修,現今仍留有當時重修遺跡者,包括山牆、窗櫺、護龍等。
明治三十七年(1904年),因廟宇破損嚴重,大溪街總理呂建邦會同地方人士鍾會雲、邱玉來等人發起大溪郡管內信眾勸募活動,進行大規模整修,除重修正殿以外,並增築四角拜亭及左右附屬家屋,整修工程直到明治四十年(1907年)方告竣工。
大正十四年(1925年),呂建邦、邱漢蓮、簡水龍等人又再募金徹底修繕,使寺院益見宏麗,倍增莊嚴,並於正殿山牆墀頭下刻有「一品名山」、「萬年福地」之對聯。
昭和九年(1934年),再次修建拜亭、正殿等,原為四角拜亭,改建為八卦式重檐拜亭,形成現今之寺貌。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內政部審定為國家第三級古蹟。
主奉:觀音佛祖
陪奉:準提菩薩、三官大帝、魁斗星君、福德正神
地址:桃園縣大溪鎮瑞安路2段48巷28號
電話:03-3885674
官方網站:http://www.lzm.tw/
資料來源:http://www.lzm.tw/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