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宮位於覆鼎金,覆鼎金地名之由來,據稱係今鼎金中街後 方,有一東西長,南北短,面積約有半公頃左右之小丘,表面圓滑而宛如盛金之釜,覆蓋於地表,故名覆鼎金山(台灣府誌云:方言謂釜為鼎,山圓淨如釜之覆)。
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一六八三年),水師提督施琅入口,本地屬鳳山縣管轄。金獅湖原名大埤,或 覆鼎金埤,位於獅頭山麓,獅頭山原稱「虎頭山仔」,堪輿師堪定虎頭山有靈穴(臥獅穴),其土壤為黃土,以「金」喻之;金獅穴下之水面,遂以「金獅湖」稱 之。
覆鼎金保安宮座落於金獅湖畔,清咸豐年間(公元一八五一~一八六一年)先民迎奉 太子爺公(中壇元帥)神像至此定居結社;斯時未有建廟,僅草葺茅舍一座,暫奉太子爺公,光緒年間,始改建公厝。據光緒十八年,由盧德嘉主編之「鳳山縣采訪 冊」記載:「太子爺廟」光緒九年林源和大德重修,請示太子爺公命名「保安宮」,俗稱「覆鼎金廟」,規模於此奠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光復後,全境里民一致響應建廟之議,推舉黃丁木大德等數位士紳成立籌備重建委員會。民國四十一年梅月(四月)開始重建,擇地鼎金中街 和天祥一路交叉口之三角窗地段,採華南三川宮殿式建築,同年十月一日落成,舉行安座大典。迨民國五十一年,廟之結構略見腐朽,曾整修一次,暫維祀事之威儀 (舊廟已於民國八十七年拆除改建市場店舖)。
新廟背倚獅山面臨金獅湖,是華北宮殿式建築,大殿安奉中壇元帥,陪祀右殿天上聖母、註生娘娘,左殿二郎神、福德正神等。三樓右邊太乙殿,安奉太乙真人,左 殿尊奉六十太歲星君。四樓乃凌霄寶殿,尊奉玉皇大帝,陪祀三界公、南北斗星君等。神像莊嚴而肅穆,有極高之雕塑藝術,鐘鼓樓屹立左右,設計大方而典雅。
主奉:中壇元帥、玉皇上帝
陪奉:註生娘娘、福德正神、二郎元君、太乙真人、南斗星君、北斗星君
地址:高雄市鼎金一巷36號
電話:07-3423488
FB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FuDingJinBaoAnGong
官方網站:NA
資料來源: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KaohsiungCity/sanmin/64005001-FDJB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