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864年(清同治三年),
安平地區設立海關,正式開港,
洋商隨即紛紛在此設立洋行,
一時之間,外商雲集,洋行林立。
英商德記洋行創建於1867年(清同治六年),
位於當時安平的海頭社,
大多從事鴉片、樟腦、砂糖等大宗貨物交易。
與先後建立的怡記、和記、東興、唻記,合稱安平五大洋行。
西元1895年日本領臺以後,
日政府將鴉片、樟腦大宗貨物交易權收回專賣,
洋行貿易量銳減,
加上安平港日漸淤塞,
影響船舶載卸,
紛紛關閉,
唯德記洋行仍繼續營業。
西元1911年(日明治44年),
在安平的洋行陸續關閉後,
日人將它改為鹽業會社,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再改為臺南鹽場辦公廳舍,
1979年(民國68年),
台南市政府將德記洋行收回並整修,
做為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
整棟建築坐北朝南,
樓高三層,主樓梯設於正向中央,
一樓原為行員宿舍,走道居中,
左右各有三間房間,
東西南三面均繞以拱廊,
二樓空間與一樓房間相似,
但走廊圍以綠釉瓶飾欄杆,
加上白色粉牆,
在風貌上與安平傳統之民宅完全不同。
屋頂為桁架系統,
上鋪瓦片,
分成左右二個屋頂,
均為四坡排水。
一般而言,
西方人在台灣所建之房舍中,
大抵會採拱廊模式,
以避雨水及日曬,
因而拱圈成為建築上之重要元素,
德記洋行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
位 置:台南市安平區古堡街108號
開放時間:8:30 至 17:30
費 用:門票︰全票50元,半票25元 (市民憑身分證~免錢)
附近景點:東興洋行、樹屋(隔壁同一張門票)、安平古堡、安平老街
附近美食:安平豆花、路邊灘
PS:德記洋行 & 樹屋為同一張門,可一次參觀兩的館
資料來源: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台南市文化光觀旅遊圖